常言道:十年树木百年树人。培养教育孩子是个按部就班的过程,父母不可急功近利,不可急躁,要慢慢引导。
在培养教育孩子时,需要学会火候“慢炖”而不是“吃速食”,欲速则不达。
今天为各位父母总结的教育孩子过程中的“十不要”,这类行为父母必须要注意,由于你的一举一动关乎的就是孩子的将来!
1、不要强迫服从
假如你硬要孩子丢开正在做的事,听你的话去做别的事,他会非常不乐意。你可以事先提醒他“你再过十分钟该吃饭了”,如此他心里会有所筹备。
2、不要唠叨不休
一件事说得太多次数了,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,使之产生逆反心理。应该不拖泥带水,指令明确,点到为止。越唠叨的爸爸妈妈,话语权越低。
3、不要打压孩子
不要对孩子说“你懂什么?”或“你如何这么笨”,你的打击就是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,要了解,鼓励的语言才能增加孩子的信心。
4、不要标准不一
有的爸爸妈妈凭借我们的喜怒哀乐随便发脾气,开心了就放宽松,不开心了如何都不顺眼。孩子的性格特点源于爸爸妈妈,该奖的时候奖,该罚的时候罚,维持一致。
5、不要恐吓孩子
不要为了让孩子吃饭,就说大灰狼来抓你了,他从此就会觉得大灰狼是坏人,非黑即白,没辩证看问题的思维,就会导致紧急的后果。
6、不要放纵孩子
放纵不利于孩子的本身进步。有的事情在家行得通,但到了社会后就好不通,所以,要规范孩子的行为,不要让孩子进了社会后由其他人来管教。
7、不要过度保护
最好的保护不是24小时全方位在身边,而是训练他的自理能力,毕竟早晚有一天他会离开你的视线,所以,只须孩子能做的,父母绝对不要干涉。
8、不要贿赂孩子
为了勉励孩子考试,你承诺他考得好就去买玩具,长期之往不只培养物质观念,更会觉得念书是为大人读,而不是自己读,没自觉性。
9、不要目的过高
期望2岁的孩子像5岁的孩子那样懂事自理,那就是你在为难他,他达不到的生理缘由会干扰他的心理健康。所以,目的过高会让孩子产生无力感。
10、不要强迫孩子
在孩子犯了错误时,非要逼着孩子承诺“下次不敢了”其实意义不大,由于孩子的忘性非常大,即便他一直记住这句话,说明他心思重。